關于孫子兵法作戰思想經典語錄的內容,下面是詳細的介紹。
《孫子兵法》中的作戰思想,體現了孫子對于戰爭本質和策略的深刻洞察。以下是一些經典語錄:
1. “故兵者,詭道也。故能而示之不能,用而示之不用,近而示之遠,遠而示之近。利而誘之,亂而取之,實而備之,強而避之,怒而撓之,卑而驕之,佚而勞之,親而離之。攻其無備,出其不意。此兵家之勝,不可先傳也。” 這段話強調了用兵之道在于詭計多端,善于隱藏真實意圖,制造假象來迷惑敵人。
2. “上兵伐謀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;攻城之法為不得已。修櫓賁溫,具器械,三月而后成;距闉,又三月而后已。將不勝其忿而蟻附之,殺士卒三分之一,而城不拔者,此攻之災也。” 這里指出,最好的戰略是破壞敵人的計謀和外交關系,其次是通過戰爭來削弱敵人,最下策是攻城。如果必須攻城,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,而且很難成功。
3. “以迂為直,以患為利。” 這句話表達了通過看似迂回曲折的方式來達成目標,把困難轉化為有利因素的智慧。
4. “兵貴神速,又必見其所始。其事若不為疾,其勢不可用也。” 強調了速度的重要性,認為戰爭必須迅速行動,否則可能錯失良機。
5. “水因地而制流,兵因敵而制勝。故兵無常勢,水無常形;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,謂之神。” 這句話說明了戰爭形勢的變化是難以預測的,就像水流沒有固定的形態一樣。能夠根據敵人的變化而靈活應對的將領,才能取得勝利。
6. “凡用兵之法,馳車千駟,革車千乘,帶甲十萬,千里饋糧,則內外之費,賓客之用,膠漆之材,車甲之奉,日費千金,然后十萬之師舉矣。” 這句話描述了大規模戰爭所需的巨大開支和資源調配,強調了后勤保障在戰爭中的重要性。
7. “百戰百勝,非善之善也;不戰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” 這句話表明,雖然追求每次戰斗的勝利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能夠通過不戰而使敵人屈服。這體現了孫子對于戰爭本質的深刻理解,即戰爭的最高境界是讓對方投降,而不是通過殺戮來取得勝利。
孫子兵法作戰思想經典語錄此文由小蕭編輯,于2025-01-02 04:37:49發布在句子欄目,本文地址:孫子兵法作戰思想經典語錄/show/art-28-29729.html